(一)
這是一次“人間最美”時節的政商歡聚。
今天,遼寧省企業大會在沈陽召開。600多家駐遼金融機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負責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以他們為“主角”的盛會。
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攻堅之際,召開這樣的會議,既是遼寧感謝企業家、致敬企業家的深情“告白”,更是遼寧尊重企業家、支持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的響亮“宣言”。
接下來的一天半里,這支新時代“遼沈戰役”的重要力量,將在系列活動中與有關部門及其他受邀參會者進行思想碰撞,共享創業經驗,共議當下形勢,共商發展大計,共啟美好未來。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全面振興新突破”,是這次會議的主題。“推動”“助力”兩個詞,強烈地表達著企業在振興中的柱梁地位,表明著政企攜手攻難關、闖新路的信心與決心。
初夏的遼沈大地,草木漸茂,繁華可期。我們相信,在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季節,所有辛勤耕耘,都會迎來滿目“豐”景。
(二)
企業,全面振興的堅實底座、重要力量。優秀企業家,遼寧最稀缺的資源、最寶貴的財富。
企業好,產業好,遼寧才會好;企業強,產業強,遼寧才會強。
歲月崢嶸,汗水鎏金。
回望來時路,在14.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廣大企業家櫛風沐雨、朝乾夕惕、艱苦創業,扎根遼寧、深耕遼寧、奉獻遼寧。他們乘浩蕩東風、立時代潮頭,如歡躍的浪花,融入振興的洪流,匯聚磅礴的力量,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遼寧人記得。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遼寧企業忠誠擔當、自立自強,他們“給全國出機器,給全國出專家”,不知創造了多少全國第一、產生了多少先進經驗、樹起了多少行業標桿,支撐起“共和國長子”“共和國裝備部”的鋼鐵脊梁,為新中國建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立下卓越功勛。
遼寧人記得。從“工業戰線的老英雄”孟泰、“青年的榜樣”王崇倫、“毛主席的好工人”尉鳳英,到“新時代雷鋒”郭明義、“用生命踐行航空報國的優秀代表”羅陽……來自遼寧企業的英雄模范,群星璀璨、熠熠生輝,形成了一個薪火相傳的精神譜系,早已深植于遼寧人的“價值基因”,繪就了遼寧人重信重義、向上向善的精神底色。
遼寧人記得。改革開放,一聲春雷,萬物復蘇。遼寧國企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在轉型中升級、于陣痛中“蝶變”。外企、民企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寶馬、SK海力士、沙特阿美等“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東軟、禾豐、芯源微等如雨后春筍拔節生長,倏忽間,遼寧經濟“森林”生機勃勃、蔚為大觀,振興的列車因此而穿越重重險阻、一路呼嘯飛馳。
遼寧人記得。面對我國生產函數的深刻變化,遼寧企業主動識變、應變、求變,迎難而上、向“高”而攀 、追“新”而行、逐“綠”而進,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為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為遼寧書寫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為遼寧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注入了強勁動能。
遼寧人記得。每當國家有號召、百姓有需要,遼寧企業都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不惜成本、不計代價,沖在一線、戰在前沿。他們的付出,變成了受災者、脫貧戶的笑臉,變成了搶險時的“彈藥”、疫情中的“糧草”,變成了不斷拉高的民生溫度、幸福指數。
遼寧人記得。當遼寧省委發出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動員令”,全省企業熱血沸騰、積極響應,項目工地、研發中心、生產車間成為火熱的戰場、攻堅的陣地。“微光成炬,涓滴成海”,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創近年來同期最好水平。首戰告捷的功勞簿上,有企業濃墨重彩的一筆。
遼寧企業的故事與功績,已鐫刻在歲月的河床之上,正書寫在振興的畫卷之中。
全面振興,征途漫漫。遼寧500余萬經營主體、130多萬企業,蓄積著堅實的物質基礎,蘊藏著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遼寧制勝未來的希望所在!
(三)
風從東方來,萬千氣象新。
今天的中國,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波瀾壯闊、澎湃向前,中國式現代化雄渾起筆、宏圖鋪展。
今天的遼寧,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心系“國之大者”,擔當“國之重任”,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牽引,向著打造新時代“六地”目標砥礪前行,奮力在中國夢的“宏大敘事”中書寫精彩篇章。
今天的遼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優秀企業、渴望優秀企業、呼喚優秀企業。
今天的遼寧,也給企業家大展身手、創造財富、實現夢想,提供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闊的空間、更加優渥的環境、更加絢麗的舞臺。
今天,機遇青睞遼寧,遼寧充滿激情。
遼寧,全面振興其時已至。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東北、遼寧全面振興擘畫宏偉藍圖,指引前進方向;中央支持政策疊加,紅利加速釋放。這是黨中央帶給我們的信心信念無比堅定之“時”。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有利于把遼寧的科教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遼寧的重要戰略地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遼寧的戰略支撐作用。這是千載難逢的國勢之“時”。
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攻堅正酣,全省政通人和、上下同欲、人心思進。這是千萬人聚起的奮進之“時”。
遼寧,全面振興其勢已成。
經過多年優化調整、“深蹲”蓄力,一場新時代“遼沈戰役”的嘹亮號角,極大地激發了“共和國長子”的志氣、底氣、骨氣,遼寧經濟騰躍而起、量質齊增。
看速度。2023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站上3萬億臺階,增長5.3%,十年來首次超過全國平均增速。今年一季度,增速再超全國平均水平,繼續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看引力。自去年一季度以來,中央項目投資、建設項目投資增速均在17%以上。今年前3個月,全省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8.2%。其中,實際到位內資增長10.6%,實際使用外資總量居全國前列。“山海關不住,投資到遼寧”正在成為全社會共識。
看動能。2023年,全省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比增長55.6%;新增雛鷹、瞪羚企業1029家,獨角獸企業實現“零”的突破。今年一季度,全省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3.6%、21.6%。“新勢力”加速崛起,“新引擎”愈發強勁。
看信心。去年,全省人口凈流入8.6萬人,扭轉了2012年以來連續11年凈流出局面,海內外博士和高級職稱人才、高校畢業生來遼數量分別同比增長77%、20.8%。今年一季度,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我省民間投資增長10.6%,高于全國2.9個百分點。人才、資本“用腳投票”選擇遼寧,背后是更加“看好遼寧”。
這些,都是遼寧發生“四個重大轉變”的集中體現、生動注腳。
遼寧,全面振興其興可待。
《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全省要完成全面振興新突破;到2035年,全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新時代全面振興。
戰鼓催征,時不我待。目前,距“十四五”末期不過一年半余,距2035年也僅僅不到一紀。前行的路,雖壓力大、挑戰多,但有當前的堅實基礎、良好態勢,有三年行動所激發的斗志、凝聚的力量,遼寧就一定會以實干之“矢”射中振興之“的”。
企業,振興的中堅;遼寧,企業的沃土。各級黨委、政府與企業方向一致、目標一致,只要我們同向同行、同心同力,擰成一股繩、匯成一股勁,彼此成就、相互賦能,定會闖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事業!
(四)
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遼寧的重要指示。
遼寧,正在用最高的禮遇、最強的決心、最大的力度,去尊商、重商、安商、護商、富商。優化營商環境,已是遼寧深化改革的“一號工程”、實施三年行動的“先手棋”、打好新時代“遼沈戰役”的“關鍵仗”。
“遼寧振興,首先要企業振興。”這是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鮮明態度。“首先”二字,足見企業分量之重、作用之大、地位之高。
“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就是破壞遼寧的振興發展,就是破壞遼寧的未來,就是破壞遼寧人民的幸福生活。對這樣的人,我們絕對要零容忍、不客氣,該調整的調整,該撤職的撤職,該開除的開除。”這是遼寧省委、省政府的最嚴要求。
“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營企業,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民營企業家,進一步完善舉措、優化服務,強信心、穩預期、增定力,傾心竭力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這是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鄭重承諾。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優化營商環境,遼寧有態度,更有行動!
從深化央地合作座談會、懇談會上與央企負責人“面對面”,到對外開放大會上聆聽外企負責人“吐心聲”,再到民營企業家代表早餐會、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聽意見”;從與各領域來訪企業家“敘友情”“談合作”,到在省委全會、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大會為企業家“留席位”,再到去廠礦車間、項目工地看現場、察實情……一年多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調研最多的是企業,會見最多的是企業家,強調最多的是營商環境。
從首戰之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上提出打造優化營商環境“升級版”,到攻堅之年“新春第一會”強調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振興發展的“撒手锏”;從清理影響振興發展的做法,到營商環境問題“萬件清理”專項行動……一年多來,遼寧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直面問題、動真碰硬,向制約振興發展體制機制弊端開刀,向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宣戰”,向企業家們釋放強烈“信號”:在遼寧,盡管放手打拼、放膽去闖、放情逐夢!
從選派萬名以上領導干部進園區進企業,到組織千名科技專員走進企業;從2023年、2024年出臺進一步穩經濟“27條”、推動經濟穩中求進“43條”兩個省政府“一號文件”,到啟動數字政府基座項目……一年多來,遼寧努力“往根上澆水施肥”,千方百計為微觀主體減壓力、降成本、增活力、提內力,體制機制、政策舉措的“供給側”與企業發展壯大的“需求側”對接越來越迅速、匹配越來越精準。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遼寧的營商環境,正在從發生“重大轉變”向實現“根本性轉變”躍升。
遼寧,誓要為企業發展遮風擋雨、保駕護航,誓要當好企業的“最強后盾”“最好伙伴”。
(五)
漢語詞典中,對“突破”一詞的解釋是:打開缺口、超過、打破。
由此可見,“突破”之路,每一關都難闖,每一步都關鍵。
2024,承上啟下,三年行動中,它前連“首戰”,后接“收官”。
這一年,至關重要。進一步,勝利在望;退一步,前功盡棄。
這一年,省委將其定為“攻堅之年”,強調要抓住主要矛盾,突破瓶頸制約,注重前瞻布局,全力以赴攻山頭、打硬仗、破梗阻,集中優勢兵力開展“八大攻堅”。
企業,是優勢兵力中的“主力軍”“沖鋒隊”,只要與全省干部群眾攜手共進、篤定前行,就一定能為“新突破”鞏固態勢、奠定勝勢。
百舸爭流齊奮進,千鈞重任共擔當。只要我們擎起奮進的旗幟、齊舞擊水的巨槳,錨定目標不退縮、不迷茫、不動搖,遼寧就一定能重振雄風、再創佳績。
精彩的故事,我們一起書寫。
理想的彼岸,我們共同抵達!
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