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東北和吉林地區經濟發展有實力、有潛力。“十四五”時期,東北全面振興將形成新突破。
發改委:研究編制多項發展規劃
中共中央對東北地區發展歷來高度重視,2003年作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大戰略決策,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幫助推動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措施。
東北地區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優勢。在區位條件方面,東北地區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與俄、朝、蒙接壤,與日韓相鄰,擁有許多重要的港口和鐵路、公路、航空口岸,具有沿海延邊的區位優勢。在產業基礎方面,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產量占全國20%,能源礦產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創新能力較強,在裝備制造、石化、冶金等領域有一批優秀的行業領軍企業。在開放合作方面,擁有長春、大連金普、哈爾濱三個國家級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等一批重點功能平臺。
然而2014年以來,由于長期形成的深層次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問題,疊加周期性因素和國際國內需求變化影響,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增大,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出現了一些困難,發展面臨新的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東北全面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政策文件。
圓桌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肖渭明司長指出,按照國家“十四五”綱要的部署安排,國家發改委正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臺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他表示,該實施方案很快就會對外公布,著力深化改革,加快創新,擴大開放,不斷激發活力,增強動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肖渭明繼續強調,國家發改委還將進一步支持東北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充分發揮東北地區區位優勢。“我們正在研究編制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深入推進重大跨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依托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延邊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重點功能平臺,采取更大力度開放措施。加強與其他國家經貿合作,打造重點面向東北亞的對外開放新前沿。”
“老工業基地振興是很多國家工業化進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通過近20年的努力,我們感覺到東北振興要堅持長遠眼光,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肖渭明如此評價。
來源:遼寧日報《北國》新聞客戶端
記者:胡海林 編輯:劉爽 責編: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