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說:“太貴了”時,該怎么與之溝通?
對策:價格是價值的體現(xiàn),便宜無好貨。一分錢一分貨,其實一點也不貴。
-
比較法
1、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如:市場**牌子的這個產品要多少多少錢,這個產品比**牌子便宜多啦,質量還比**牌子的好。所以買這個產品比較實惠。
2、與同價值的其它產品進行比較 。如:**元錢現(xiàn)在可以購買a、b、c、d等幾樣東西,而這種產品是您目前最需要的,現(xiàn)在買一點兒都不貴。
-
平均法
將產品價格分攤每月、每周、每天,尤其對一些高檔產品銷售最有效。
如買一般產品只能使用多少年,而買名牌可以使用多少年,平均到每一年每一天的比較 ,買貴的名牌顯然劃算。如:這個產品您可以用多少年呢?按**年計算,**月**星期,實際每天的投資是多少,您每天花**錢,就可獲得這個產品,值!
-
得失權衡法
大部分的人在做購買決策的時候,通常會了解三方面的事:第一是產品的品質,第二是產品的價格,第三是產品的售后服務。
交易就是一種投資,有得必有失,不可能同時在這三個方面都達到最優(yōu)條件,單純以價格來進行購買決策是不全面的。如:您認為某一項產品投資過多嗎?但是投資過少也有他的問題所在,投資太少,使所付出的就更多了,因為您購買的產品無法達到預期的滿足(無法享受產品的一些附加功能)。所以銷售人員可以更多的強調產品價格以外的其他優(yōu)勢,再加上贈品、售后服務條款等其他的增加產品附加值的條件。
例如,產品的底價是900,零售價是1100,如果顧客覺得售價太高,可以表面自己沒有降價的權利,但是可以向他提供一個價值100員左右的贈品,一般人的反應就是:如果我不要贈品,你能不能折現(xiàn)100元。如果顧客這么一問,那就是中套了,1000立即成交賣給你!
-
暗示價格底線法
暗示過價格不會便宜太多,不要有非分之想,例如:這個價位是產品目前在全國最低的價位,已經到了底兒,您要想再低一些,我們實在辦不到。通過亮出底牌讓顧客覺得這種價格在情理之中,買得不虧。面對這句話,如果顧客沒有其它反應,說明顧客心理已經默認了:便宜幾十塊錢也行。
-
暗示其他選擇法
告訴顧客不要存有花很少錢買到最高品質的產品這種僥幸心理。如:這款產品確實降價的余地比較少,但是我們還有功能差不多的檔次稍低一點的同類產品,價格會比較便宜一點,你要不要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