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東北經濟運行呈現出筑底企穩、逐步向好發展態勢。
利用外資拉動東北區域經濟增長,是振興東北經濟重要舉措之一,國家一直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今年的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要大范圍吸引外資進入,“向東北地區轉移的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家支持產業轉移與加工貿易的資金、土地等優惠政策”。
在東北經濟爬坡過坎的大背景下,利用外資成效初顯。在遼寧沈陽,今年前4個月,利用外資同比增長29.4%。
由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基礎優勢,以及營商環境的優化,以德國寶馬集團為代表的外資企業持續在當地加大投資。
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介紹,“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面,我們在合資企業當中投資超過500多億人民幣。2017年,整個BMW在中國的銷量將近60萬臺,占到全球BMW銷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去年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了15%。我們選擇沈陽和華晨集團作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和生產基地,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如今,沈陽已發展成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生產基地。
為建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東北在不懈努力。
2016年10月,沈陽市成立了專門的營商環境領導小組。“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成為了沈陽公職人員的工作準則。沈陽市營商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車東育介紹,“我們提出來在沈陽辦事情不需要求人。哪些事項不需要求人,我們政府要做出承諾,要進行明察暗訪。”同時,沈陽行政事項審批時限也在大幅度削減,已經由去年的98個工作日削減到25個工作日左右。
沈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華民說,“我們也要建立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國際化的科技創新中心,國際化的高品質中心,以及國際化的先進裝備智能制造中心,這就是我們老工業基地新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