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市場持續低迷,而成本的不斷攀升,在互聯網的大潮下,生產廠家做起了直營,終端客戶繞開經銷商,直接與廠家談訂單...飛速的產業發展及多變的市場趨勢,致使五金機電這個傳統行業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國五金制造雖然龐大,但是高端或者智能化不足,工業4.0的興起、機器換人的出現,加上人工成本的增加,都迫使五金制造面臨壓力,逼得企業不得不去調整制造水平,但是這種投入和回報不是一般的小企業能承受和看到的。中國五金制造還是以中小企業低端加工為主,因此這種變革升級的困難將來會越來越明顯。中國五金制造如果能很好的度過這個階段,可能就會迎來世界級的制造商。
今年我們看到了更多的五金制造企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進行制造的升級,大家對于幾年來一直討論的制造升級,不再僅僅見諸于書面,而是采取了實際的行動。尤其是“機器換人”,這在浙江五金企業中頗為領先一步。
機器人產業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五金企業也開始涉足這一產業,可見制造的升級已經開始不得不動起來了。
“一低兩高”的行業特點,造成行業低層次的競爭仍將激烈化。由于進入門檻低,無論是制造商,還是銷售商都不斷有大量的潛在進入者涌入。再加上暫時居前的企業,人才缺乏,創新不足,很多企業都遭遇成長的天花板,到最后老板身心俱疲,企業進退維谷。
由于大的企業品牌基本被瓜分,那些新生代的銷售商必然要尋找新的牌子代理,這就客觀上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同時也客觀上催生了制造企業不斷出新牌子。
雖然新的企業不斷涌現,大量品牌一而再再而三的投入市場,但是對于眾多的企業和制造商而言,利潤卻越來越微薄。在多重壓力之下,傳統經銷商們日子都不好過,營業額和利潤雙雙下滑。
五金產品與快速消費品不同,在銷售價值鏈中,售后服務不僅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能夠給相關企業帶來很大利潤。不少經銷商、代理商透露,給客戶提供整體設計方案、優化設備裝置等服務費用,已成為五金機電市場的重要盈利點。
排名暫時領先的企業由于是大而全的模式,成本居高不下。以電動工具為例,暫時領先的企業除了銅線、換向器、軸承、標準件和原料不自己生產外,基本上做全了。從短期看,在保證產品質量方面是有利的,但從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分化的長遠角度來看,是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另外,大企業的財務成本,人力資源成本都是小企業不能比的,如果一個企業不能迅速把成本轉化成規模效益,市場地位終將不保。從銷售商角度看,隨著市場變化,很多銷售商自主或不自主擴充項目,現在的經銷商恨不得做盡行業所有產品,但是很多都患了消化不良癥,大有“廣種薄收”的意思。